logo
English
@所有人“打谣”那些事您知道吗?

@所有人“打谣”那些事您知道吗?

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,网络谣言掺杂在海量信息中,污染网络空间、误导公众舆论,扰乱公共秩序,危害社会安全。网络空间是亿万网民的精神家园,打击网络谣言,维护网络生态,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。

网络谣言的主要危害

对社会: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,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。偷换概念、以偏概全,食品谣言防不胜防;宁信其有、不信其无,从众心理加速传播。网络谣言尤其是网络政治谣言由于真伪难辨、蛊惑性强,容易带来严重社会问题,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政局失稳。

对个人:传播谣言不仅会受到行政处罚,还要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,散布谣言属于违法行为,构成犯罪的,要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,可以按照编造、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进行处理,判处有期徒刑。

典型案例警示

案例1:陈某编造散布“车祸造成一死三伤”网络谣言

今年7月,工作中发现,有网民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标题为“抢红灯一死三伤,珍爱生命吧”相关视频,引起了广大群众关注。经查,该地区某路口未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。公安机关将视频发布者陈某依法传唤至公安机关进行询问,陈某称,其为了吸引流量,便编造有关谣言后发布至网络平台,并配标题“抢灯一死三伤,珍爱生命吧”。目前,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发布谣言的违法行为作出处罚,相关谣言信息已经被清理。

案例二:2024年3月,有不法分子冒用国家机关名义,假称“国家发放2024年乡村振兴扶贫补贴”“乡村振兴项目有国家级试点100个”,以高额返利为诱饵,引诱大量不明真相的群众加入所谓的各类“基金会”和“项目”,巧立名目骗取钱财。还有自媒体从公开发布的政策信息中摘取碎片化信息,断章取义,对政策歪曲解读。如2024年10月,个别自媒体故意混淆“个人养老金”与“基本养老金”的概念,传播“领取养老金要缴3%个税”“养老金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”等不实信息,引发公众误解。此外,在《国家安全机关行政执法程序规定》和《国家安全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》公布之际,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借机造谣抹黑、搬弄是非,大肆炮制所谓“入境中国都会被查手机”的谣言,荒谬至极。

案例3:2024年,网民王某在网络平台内传播“李某某5岁儿子在某小学附近被人拐走,为了表示感谢并鼓励大家转发”的不实信息,引发当地居民关注、讨论和恐慌,造成不良社会影响。属地公安机关依法对王某作出行政处罚。

请广大网民牢记防谣小贴士,让我们共同维护网络秩序,不造谣、不信谣、不传谣,营造清朗网络空间。

诸暨市公安局安华派出所宣

2025.1

0
Inquire for more cooperation or product information.
We will contact you within 1 working day, please check your email.
Name
Mail
Mobile phone
Message
Send

jsdhx

We reply immediately
Welcome to our website. Ask us anything 🎉

Start Chat with: